
,<%=ECMS.WebSiteSetting.Keywords %>" />,<%=ECMS.WebSiteSetting.Description %>" />
7月25日,姚總在研發部及相關人員陪同下,考察了公司位于修文縣的兩個GAP丹參種植示范基地,并與地方政府相關領導進行了溝通和交流。
姚總與崔書記、杜主席等在丹參基地深入交流
當日清早,姚總在醫院檢查完身體后,即在研發部劉莉總監、GAP項目經理文剛、專員簡應權以及品牌策劃部經理韓賢豪陪同下,前往修文GAP種植基地進行考察。
中午,姚總一行首先趕到大石布依族鄉基地。該鄉人口14000余人,其中少數民族約4000余人。以農業為主,且山多地少,人均耕地僅約1畝。是修文縣唯一的少數民族鄉,也是貴州省100個一類重點貧困鄉鎮之一。
姚總一行與大石鄉黨委書記崔紅偉、人大主席杜艦以及鄉鎮相關人員簡短會談后,即與崔書記等一同前往公司丹參種植基地。經過一段崎嶇難行的山路,終于到達基地。此時正值丹參開花時節,放眼望去,一片紫綠。地間正有幾名勤勞的農戶正在除草勞作。好一幅美麗動人的畫面。
姚總與崔書記和杜主席討論丹參種植
據研發部劉莉及文剛現場工作匯報,這個基地從去年開始建設,采取“公司+農戶”模式。即公司進行種植技術指導并對產品予以優價收購,農戶則負責藥材的種植。這個基地一期占地二百余畝,種植了優質丹參品種。目前丹參長勢喜人,農戶種植積極性高,政府支持積極到位,各方關系融洽。姚總對基地工作給予充分肯定,同時要求基地人員跟進相關工作,確保種植各項工作順利開展。
在丹參基地勞作的農民伙伴
崔紅偉書記與姚總進行熱烈交流。崔書記說,大石鄉是貧困鄉,發展藥材種植是農民脫貧致富的好方法。今年本鄉種植規劃為2500畝,未來要達到萬畝以上。德昌祥丹參種植項目得到了市、縣上級領導的大力支持,農戶參與的積極性也很高。我們一定要全力支持做好這個項目。杜艦主席也介紹了當地農戶情況,表達了黨政班子對這個項目的成功信心和配合決心。
姚總說,德昌祥選擇在大石鄉建設丹參種植基地,主要是基于以下幾方面的考慮:
第一、幫助當地農民脫貧致富
大石鄉是貴州100個重點貧困鄉之一,公司的目的之一,就是要為當地農民脫貧致富貢獻自己的力量。一方面,丹參種植可以很充分地利用山地資源,大幅提高土地產出,并且,公司承諾對所種丹參進行優價回購,因此,農戶的種植風險很小,可獲得良好的經濟收益。另一方面,我們認為幫助農民脫貧的好方法,不是簡單的、一時的經濟支持,應該是教給他們一種致富的途徑。正如古語所說:“授人以魚,不如授之以漁”。農戶參加到這個項目,可以學到專業的藥材種植技術,也就學到了一種脫貧致富的根本方法。可以長期受益。
第二、種植優質藥材,確保產品質量
我們看到,當前一些企業只顧自身私利,放棄了基本的商業道德,制造假、劣藥品。德昌祥從創立時起,就把“德”作為立業原則,堅持做好藥,做放心藥。公司建設種植基地,就是要按照高標準的GAP種植規范,種出優質的丹參用于公司的藥品生產,從而從原料這個源頭上確保產品療效。公司丹參用量較大的復方丹參片,是貴州消費者普遍高度認可的產品,療效很好。以后我們所有的含丹參的產品,都要使用自種的優質丹參,來確保產品質量。
第三、輸出優質藥材,支持中藥發展
中醫藥是國家優秀文化遺產,作為中藥制藥企業,德昌祥還肩負著弘揚祖國中醫事業的時代責任。當前困擾中藥行業發展的瓶頸之一,就是藥材資源越來越稀缺,藥材質量越來越差。
公司的丹參種植基地,引用優質品種,采用高標準規范種植技術,確保種植出優質的丹參。這些丹參除了公司自用,還可進入市場讓更多企業使用。
除丹參處,公司還建設有其它藥材基地。預計今年年底就突破萬畝。我們希望這些優質原料,可以幫助緩解優質藥材供應緊張局面,為中藥發展事業多盡一分力量。
種植基地的同事們,如同辛勤的蜜蜂,釀造著丹參的甜蜜
崔書記感慨地說,德昌祥是貴州百年老品牌,先前我們就信任這個企業。聽了姚總一番話后,我們對領導更了解了,對企業更信任了,對這個項目的信心也更足了。我們一定全力以赴,動員更多農戶參加德昌祥藥材種植,幫助更多農民致富。
下午考察完大石鄉基地后,姚總一行又冒大雨考察了修文縣六屯鄉丹參種植基地。該基地占地也有200余畝,藥材同樣長勢喜人,各項工作開展順利。姚總對相關部門及人員工作表示滿意。